礼赞新中国!农科人坚定前行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01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这背后离不开党的“三农”政策,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大支撑。
杂交马铃薯种子让作物育种实现了从头设计,水稻“尖子生”基因助力高产早熟碳吸收同步实现,玉米新品种加持密植滴灌技术大幅促进主产区单产提升,构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虫口夺粮”保丰收,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技术迭代升级守牢粮食生产“命根子”……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变革性影响,提高了作物产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美化了乡村环境,让农民朋友们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增长5.1倍,实现跨越式发展,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仅是主粮,油、肉、水果、蛋、奶、菜也日益丰富着中国人的餐桌。这些变化折射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正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攀科技强农的新高峰。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不断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创新工程整体跃升 引领农科前沿发展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他们勇于探索,不断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在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疫病防控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领跑世界的原创性、引领性科学发现。多项成果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在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中,带动我国相关农业学科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他们主导完成了水稻、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开创了马铃薯杂交育种的新篇章;他们构建了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支撑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使上亿亩玉米免遭虫害;他们全面解析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开创了绿色农药的新赛道;他们率先破解植物工厂光效低能耗高的国际难题,成为垂直无人植物工厂与育种加速器领域的“领跑者”;他们构建新型畜禽联合育种模式,培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牦牛、细毛羊、白羽肉鸡、肉鸭等,填补了国内畜禽新品种的空白;他们还成功构建高致病性禽流感阻控体系,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高效禽流感灭活疫苗,“人病兽防”理念方案和工作体系引领全球……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农业,正处于从“大”向“强”的关键时期。我国成功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背后正是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整体实力的跃升。
于2013年启动实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持续深化内部改革。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1号工程”,探索建立了以“四个面向”为引领的三级学科体系,以科研团队为单元的科研组织模式,以稳定支撑为核心的科研投入机制,以联合攻关为特征的重大任务机制,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人才保障能力、平台支撑能力、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等大幅提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34个研究所300多个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作用,潜心科研,持续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创新工程实施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占农业领域的1/4,农作物新品种、国家标准、新兽药、新肥料等成果数量均实现翻倍增长;申请的专利占据全国农业领域的70%,高水平科技论文数量年均增长16%以上。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在Cell/Nature/Science等顶尖期刊发表了16篇论文。作物、园艺、植保、兽医、资环等学科集群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作物功能基因组、动物疫病等主要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论文专利等产出位居世界前列。
十年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国之大者”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新品种如“中嘉早17”“中麦895”“中新白羽肉鸭”等成为了国家主导品种,构建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如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成为了国家主推技术;创制了生物农药阿泰灵、禽流感灭活疫苗等农兽药,为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围绕粮食安全、农民收入、乡村环境整治等问题,形成了1200余项战略研判和政策建议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科技贡献。创新工程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然清晰。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以及强化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绿色可持续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农业科技的发展,如同春日里的百花,绽放出希望的色彩,点亮了农民的笑脸,为我国的田野披上了绿意盎然的盛装。
重大任务启动实施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
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任务的专家们现场考察了玉米重大病虫害监测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与会专家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效果给予高度评价,根据此次观摩活动对课题实施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项目课题组下一步防控攻关研究指明方向。这不仅是对项目组工作的一次重要检验,更是推动农业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技术深入应用、造福广大农民的重要一环。
提出“举院抓大事”的策略,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启动实施十大科技攻关计划,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动作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改革部署,集中力量解决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和乡村发展等领域科技问题的关键举措。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表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技术攻关的许多问题事实上都是工程问题,采取过去单点突破、科研任务层层分解的组织模式,依靠某个研究所、某个团队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的。”吴孔明说,这就要求在探索完善重大任务组织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任务顶层设计、资源配套协调、实施过程管控、结果考核评价等环节全方位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为指导,围绕攻关目标构建模块化任务系统,强化单项技术与技术链条的衔接集成,在农业科技领域构建形成以“目标牵引、链式布局、跨所协同、团队作战”为标志的工程化组织模式。
大豆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既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大面积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对保障国家粮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大豆产能提升”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行动之一。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该项任务统筹了院内种子、栽培、装备、政策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制订了总任务、子任务、分工表,将工作计划分解到年度、季度、月度,落实到单位、团队、个人。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协作模式,进一步实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
重大任务局负责人介绍,这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工程化管理体系。通过院部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将加快解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重大任务局成立以来,已稳步推进工作,构建了行政、技术双线管理体系,制定了重大任务管理办法和资源统筹政策,启动了十大科技攻关行动。当前挑战在于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强化协同和资源配置。
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推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如同夏日里充沛的阳光、滋润的雨水与和煦的微风,为农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专家下沉产业一线 久久为功提升双链
“我家玉米今年倒伏严重,有没有补救办法?”“化控剂在什么时期施撒最合适?”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桦川科技帮扶示范点苏家店镇新胜村,几名玉米种植户围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不断发问,一堂生动的“田间课堂”正在火热进行。
“老师讲得很清楚,我们也能在地里直观地看到技术效果。”种植户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赶紧试一试。
黑龙江省桦川县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帮扶的重点县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加工所、水稻所等6个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科院等4个地方科研院所共14个创新团队,在桦川设置专家工作站,构建起院领导负责、院机关部门协调、作科所牵头、多研究所多专家团队协同帮扶的“3+N”科技帮扶机制,形成了“田间课堂”科技帮扶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桦川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吴孔明认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三农”中心工作为己任,要坚决扛起科技支撑稳产保供的职责使命。
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培养出300多位顶尖科研人才,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家级人才数量在近五年内实现了翻番增长。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农业科研来自于大田。”这些专家从来不满足于做实验、搞研究、发论文,做“顶天立地”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是他们的初心。从202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逐步建立起小麦、玉米、水稻、植物保护、大豆、油菜、蔬菜、棉花、生猪、肉牛、羊、家禽、蛋、奶、果蔬瓜类、茶叶、乡村特色、乡村建设与治理等18个产业专家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当前,粮食供求紧平衡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增加,大豆油料和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仍然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要破解这些矛盾、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深挖增产潜力;必须依靠科技推广,在农业生产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上,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服务,实现良种良法良技配套,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专家团的成立,是顺应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的机制化、组织化、常态化的稳产保供科技支撑队伍体系,打通了科技成果应用和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夺夏粮丰收、抗灾保秋粮、农业防灾减灾……大规模、常态化科技支撑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每年全院千余人次专家下沉一线,到全国各地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工作,组织线上线下“田间课堂”等各类科技指导培训活动近千次。同时,在主产区统筹部署油菜、蔬菜、马铃薯、棉花、瓜果、茶叶、花生、奶牛、畜禽、人居环境等20个产业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建立示范基地,集成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构建综合技术模式,为稳产保供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和模式储备。
久久为功,长效服务,产业专家团形成了指导不断档、措施不减弱、效果不降低的长效服务机制——运用远程协同会商系统,他们做好农业生产关键节点调度指导,全方位、常态化、成建制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针对产量形成关键期的气象灾害、病虫草害等情况,持续派出科技小分队应急下沉,做好指导田间管理、防灾减灾、单产提升、调研培训等工作。
凝练目标,打造样板,产业专家团形成了立足实践、集成关键技术、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科研新模式——他们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凝练科研选题,聚焦大面积单产的目标,让科研问题从生产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中去。如今,产业专家团将科技成果转化到现代农业主战场,大大提高了农业创新链、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农业科技的进步,就像秋日的天空清澈高远,给农业生产带来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时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们,如同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躬耕在广袤的田野,用智慧和汗水编织出一片丰收的景象。他们用科技创新的利剑,冲破层层荆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朋友的福祉,让科技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他们坚守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为我国的农业科技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是中国农业科技的脊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成就,不仅在于提升了农业产量,更在于他们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农业科技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他们用科技创新的画笔,绘出了一幅幅壮丽的乡村风景,让农民朋友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新中国75周岁生日之际,农科人豪情满怀,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农业农村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瞄准“两个一流”,走好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方阵”,当好促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第一梯队”,以进一步全面深化院所改革的实际行动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